为厘清黄金材料分类并强化负责任采购实践,世界珠宝联合会(CIBJO)近日发布了针对珠宝及钟表行业回收黄金的明确定义框架。此举旨在通过建立更严格的标准,减少行业与消费者对回收黄金概念的认知模糊性。
经过与行业专家的广泛磋商,CIBJO制定了涵盖黄金回收来源的详细分类体系,明确区分生产环节回收金(源自制造过程的边角料、碎屑及未使用部件)与消费后回收金(来自二手珠宝、工业材料及电子元件等已售产品)。该分类体系已纳入CIBJO官方指导文件,标志着其在推动黄金供应链透明化与伦理化方面迈出重要一步。
国际标准协同制定 新定义的出台与国际标准化组织(ISO)正在制定的负责任黄金采购标准形成协同。CIBJO在参与ISO标准制定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,并特别强调ISO的技术支持对完善定义的重要价值。
CIBJO主席盖塔诺·卡瓦列里指出:"当前市场对再生黄金的术语和分类存在显著混淆。新定义通过设立更严格的判定标准,不仅超越现有行业规范,更能有效避免消费者误解、遏制‘洗绿’行为并统一贸易实践。"
行业广泛认可 包括伦敦金银市场协会(LBMA)、世界黄金协会(WGC)在内的行业机构均对此举表示欢迎。责任珠宝业委员会(RJC)已在其新版监管链标准中采纳类似分类,其他主要行业协会也正评估如何将新标准融入自身体系。
回收黄金三重定义 根据CIBJO最新标准,回收黄金包含三类:
- 生产环节回收金: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废料、碎屑及未使用组件
- 消费后回收金:从二手珠宝、工业制品及电子产品中提取的黄金
- 以上两者的混合来源
值得注意的是,金条、投资金币等投资型黄金若非完全由回收材料制成,则不在此定义范围内。
该标准的实施预计将提升回收黄金声明的可信度,推动构建更可持续的黄金供应链。通过消除概念歧义,珠宝与钟表行业有望在伦理采购、市场透明度及消费者信任度方面实现全面提升。
#金条 #投资金币 #投资型黄金 #世界珠宝联合会 #回收黄金 #回收黄金新定义 #黄金回收